top of page
  • 街拍練習
  • about me
搜尋
  • 作家相片Siaowan Yang

看見艋舺公園的街道芭蕾

The Sidewalk Ballet in Monga Park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 學士班學生論文

作者:楊小豌/指導老師:陳怡伃老師
有幸獲台灣大學傅斯年獎肯定
並於2021年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發表

April 2021

 
摘要

外界對於萬華以及艋舺公園的認識,經常受限於單一的負面印象中,也有人誤 將群聚在艋舺公園的人們一概視為無家者,忽略了在地多元樣貌、以及這些在公共 空間裡的互動如何對社區或社會可能具有的意義。 在這份研究中我探索了艋舺公園街道使用者的個人背景、從事行為、彼此的互 動關係,採取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運用參與觀察法和深度訪談法,看見艋舺公園 作為長者樂園一般的所在。以公園裡「物資發放」相關的人際互動和現象延伸探討 到公園裡的使用者自主形成了如何的秩序和包容性,指認在地形成的「街道芭 蕾」,進而對於社會支持和公共生活有所反思和建議。


# 關鍵字:艋舺公園、街道芭蕾、街道使用者、公共空間、社區公共生活


Abstract

Many people have a single and negative impression on Wanhua and Monga Park. Some also mistakenly regard all of the people who gather in Monga Park as the homeless, ignoring the diversified activities held in these public places and the fruitful meaning of the community or the society.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personal backgrounds, behaviors, and interactions of the users of Monga Park. By doing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Monga Park, I use the method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collect data. The research starts with th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phenomena related to the “goods distribution” in the park to further explore how the users in the park autonomously form the order and tolerance. This research identify the “street ballet” formed in the park which is called as “a paradise for the elderly” by some street users. I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probably can also provide some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social support and public life.


Keywords:Monga park, street-ballet, street users, public spaces, community life

 

壹、緒論


大學二年級上學期,我因緣際會開始在萬華非營利組織「夢想城鄉協會」實習, 接觸到幾位包含曾是無家者的經濟弱勢者,他們分享的生活日常或生命故事都幫助了 我對於人以及萬華重新有了更深入的看見。


其中,有位大姊家住桃園,透過活動認識夜宿於街頭的伴侶,因而為愛出走,兩 人偶爾會一起在艋舺公園過夜。她和我分享,街上有很多人會亂偷他人食物和衣物, 她總要小心翼翼地幫伴侶守護,也會特別挑選較明亮的地方休憩,比如公共廁所周圍,也常有一位老伯伯會擅自拿走她領取的麵包,但她見對方老邁便不計較,甚至會 主動分享。艋舺公園也是大姊和伴侶的謀生之處,許多假日出陣頭的人們都會特別在 禮拜五夜宿艋舺公園,好在隔天清晨天色未亮時出門上路,有位他們熟識的大哥會把 出陣頭的相關資訊介紹給他們,一天可以拿一千多元。這些是我過去行經龍山寺捷運站、或是網路上搜尋相關新聞時無法得知的點滴,有別於之前因為艋舺公園特殊的味道,混雜著一些體味、煙味,以及群聚而嚷嚷的人群,路邊排排坐、直視著路人、偶爾有酒瓶伴隨的男性長者,而在內心產生的排斥與厭惡心情,我開始對艋舺公園有了新的看見,期盼更進一步探索。


三年級上學期,我協助芒草心協會在艋舺公園進行「108 年台北市遊民生活狀況調查實施計畫」的問卷調查,當時因為要主動隨機向無家者邀請訪談,我深刻發現要 從外觀判斷誰是無家者其實有一定難度,因此也讓我隨機地和幾位住附近的長者對話,其中一位伯伯告訴我,他家住龍山寺附近的一棟小公寓,但過了子時他都還在公園椅子上坐著,說不想回去,「在這裡有伴,人多熱鬧,回家又是自己一個人」。還有 另一位起初因為拖著皮箱被我誤認成無家者的阿姨,對話後才得知她住外地,前來採 購時總會順道繞繞公園,偶爾幫忙買些食物,希望盡微薄之力多照顧一些「可憐人」。我坐在地上和一位無家者進行問卷填寫時,也有一位看起來是附近住民的伯伯對我說:「妹妹啊,去找外套給那邊那個阿姨吧,她棉被都被偷走了,會凍死的!」


回想起白天的艋舺公園周邊,一有慈善單位發放便當等物資時就有的大排長龍、 混雜著各種背景的人們,我意識到自己一點也不認識這個白天熱鬧紛雜、夜晚容納許 多人休息的公園,當中還有許多我不知道的事。這個晚上對我而言很深刻的啟發便 是,我根本無法憑自己的眼見判斷出哪些是符合「遊民」條件的對象,而艋舺公園無 論白天或夜晚都可見的群聚長者,又有多少如我所誤認的並非無家者,而是一般長者呢?他們之間的界線真的有如此明確嗎?在地又默默形成了怎麼樣的互動關係呢?從 那些熱心的長者和在地的熟悉程度,以及許多無家者分享到自己在這裡交了許多朋友,可知艋舺公園的不同對象之間或許都有或多或少的連結,形成獨特的共融共存現 象。


此外,這個公園周邊也容納了多個訪客。我曾在公館人行道上和一位撿拾資源回收的阿公聊天時,得知獨居的他生活相當寂寞,每周唯一最期待的事便是周五晚上與 周末搭車前往萬華,他特別喜歡上茶室唱歌,因為有最優惠便宜的價格,還能有女子在旁陪伴。我意識到「萬華娼妓文化」事實上也有正面積極的角度可以詮釋,彷彿是 讓這面社會支持網絡溫柔地再多接住了幾個人。之前我在萬華青年旅舍「大可居」進 行某個營隊活動而上街頭時,也曾問到許多長者表示自己總會從外地騎車過來,只有 這裡有這麼多熱鬧好玩的娛樂,比如說飲酒、唱歌、簽六合彩、下棋、喝酒、聚餐、 上茶店、下棋、電動玩具,甚至是抬槓的夥伴,這裡都應有盡有。 然而,社會仍時不時傳出欲趕逐公共空間裡這些無家者的呼聲,甚或有政治人物 欲以噴水等方式來管理公共空間,當社會隨著許多街友負面新聞而討論「公園管理」 之前,我們是否該先了解有多少人、有什麼樣的人和這座公園有所關聯?人們又為何 聚集於此呢? 為了開展人們對於艋舺公園及其使用者的理解,並突破單一的負面印象,本研究欲針對此空間盤點街道使用者概況,並進一步探索這些人共同建構的街區生活。此研究取向或可提供質性實證資料,提供相關社區發展及社會服務的參考。


0 次查看0 則留言

Kommentare


bottom of page